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

中小企業業務:未來銀行業的新藍海

在我國,中小企業已占到全國企業總戶數的99%以上,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%左右,上繳稅收約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%,提供了75%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,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。

然而,與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舉足輕重相反,該類群體在融資體系一直處於處於邊緣地位。有關數據表明,近年來,作為我國銀行業主體的國有銀行,其新增量信貸資金的70%都投向了國有大型企業,中小企業得到的只有30%左右的信貸資金。

因此,我們可以這么想,99%的企業搶占30%的資金,是根本無法滿足其需求的,在400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,規模較小的3000多萬戶個體工商戶是小微企業,在金融服務體系中,其融資需求就被列為更低層次了。

由於金融支持不夠,中小企業發展明顯受限,也會影響占比達到75%的就業人群的收入提高,不利於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,不利於我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、穩定性。 鑒於此,近年來,我國一直倡導改網站指南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,整體上看,始終未見明顯改善。 2008年-2009年,在寬松貨幣政策環境下,我國銀行業信貸增速較高,大部分信貸資金流入央企、政府融資平臺等大型企業,而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并未得到解決,信貸需求反而受到擠壓。

自2010年以來,隨著貨幣政策的趨緊,央行屢屢上調存款準備金率,在信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各家銀行繼續棄小保大,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加突出,并推動了民間借貸利率的水漲船高。 我們認為,中小企業融資難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也是存在的,只是由於他們的金融體系更為完善,其程度較輕,而我國造成當前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、深層次的、長期的。 首先,中小企業自身的規模、技術、抵押擔保、真實信息難獲取等因素制約了其融資能力。

中小企業資本金少,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小企業大部分自有資金是通過親戚朋友借來,相應其負債能力也就比較低。大多數中小企業技術水平落后,產品結構單一且科技含量低,缺乏核心技術和無形資產,抵御風險能力差,經不起原材料或產品價格的波動,經營風險較大。

一些小型企業,特別是私營企業,靠租賃廠房或設借錢備進行生產經營,根本拿不出符合條件的抵押資產,銀行在風險控制時很難落實。在目前融資體系中,財務會計信息已經成為企業產出的替代變量,然而在現實情形下,中小企業卻竭力掩蓋自身不足,傳遞虛假信息誤導銀行和投資者。很多小企業主沒有劃清個人資產與企業資產的界限,很少具備健全的內控制度和財務制度,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難令外部置信,為了降低貸款風險,銀行必須大規模搜集中小企業信息,如此一來,致使銀行的貸款成本和監督成本上升。

其次,我國的金融服務體系尚不完善。從資本市場看,創業板等市場融資門檻較高,對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講比較遙遠,因此,其外部融資渠道依然依賴銀行。然而,我國銀行業雖然存在著國有商行、股份制銀行、城商行、農信社、村鎮銀行、小額貸款公司等多種信貸業務主體。但由於目前的發展階段所限,從銀行角度看,并沒有建立起服務中小企業的大環境。

銀行業是具有典型規模經濟效應的行業,習慣於實行“批發”式信貸業務,并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效果。相比之下,對中小企業的信貸不但成本高、風險大,而且效益不佳,因而借貸銀行沒有把中小企業作為基本的客戶。 長期以來,大型國有銀行根據其規模、與國有大型企業的歷史淵源等便利因素,始終把國有大中型企業作為其服務對象,即使開展中小企業業務,也大多為中型企業。股份制銀行成立之初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,但隨著其規模的持續擴大,資本實力增強,股份制銀行也開始傾向於大型企業,出現了與傳統股份制銀行相同的“壘大戶”特征。

城商行以“服務地方政府,服務中小企業”起家,受制於其自身經營區域、資本等因素,其服務對象更多是地方政府企業,以及當地中小企業,但受制於其自身資本規模、風控能力等因素,不能完全解決當地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。農村信用社因歷史原因其自身負擔較重、風控能力有待提高,已沒有能力再向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幫助。

近期,涌現出了一批立足於縣域經濟的村鎮銀行、小額貸款公司等新主體,在解決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取得了一定成果,但由於規模、政策限制、以及吸儲能力受限,目前,這兩類金融主體也尚未完全擔負起解決小企業融資難的主力軍地位。 因此,受制於銀行服務體系,以及自身因素影響,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還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存在。 但我們也注意到,當前銀行的經營環境正在發生著劇烈變化,隨著銀行數量的增多,多家銀行服務區域的延伸,各類信貸主體的出現,大型企業在各家商業銀行中議價能力的增強,銀行業服務於大型企業借款客戶的規模經濟效應正在減少,換言之,銀行在“壘大戶”模式中所享受到的收益率正在逐步下降。

這迫使大部分商業銀行轉變戰略重點,將部分精力轉移至中小企業業務領域,多達4000多萬戶的中小企業終將成為銀行業的新藍海。如果一家銀行能夠在小企業領域有所作為,避開競爭激烈的大中型企業市場,那么必將開辟新的業務領域,將會顯著提升自身競爭實力。 從當前實踐來看,國內部分銀行引進國外的IPC、信用評分卡等技術和經營理念,結合當地具體工作實踐,解決了制約當前中小企業融資的一系列因素。開創了一系列中小企業服務品牌,例如哈爾濱銀行的乾道嘉、北京銀行的小巨人、民生銀行的商貸通等品牌,在部分地區較好地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。目前這些銀行正在積極推廣此類產品,以求擴大業務量獲取更大收益。

從政策推動看,自2012年巴賽爾協議III將在中國逐步實施,該協議進一步提高了資本監管要求,作為銀行業,要么繼續融資擴充資本,要么放緩信貸擴張的步伐。而6月上旬發布的《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借貸的通知》指出,對於小企業貸款存貸比、資本要求等實行差異化考核,并將降低對於小企業貸款對監管資本的要求,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小企業貸款的增加。

沒有留言: